服務項目:
補貼小確幸來了,蔡總統在去年底國安高層會議上指示要規劃房貸補貼方案;據悉,內政部已研議在春節後,針對家庭平均所得在一定分位數以下者,給予為期一年的每月房貸定額補貼,以房貸1,000萬元為例,每月約領3,000至4,000元,預計全國約30萬至40萬房貸戶受惠。
行政院上周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該特別條例經立院三讀通過,行政院即會將特別預算案送請立法院審議,續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始得動支相關預算。據了解,房貸補貼將編列在該特別預算內,整體額度約30億元,實際預算仍待立院審議。
央行去年連四次升息,讓房貸族壓力大增,內政部表示,為減輕民眾居住負擔,已研擬房貸補貼。官員透露,符合房貸補貼的四大條件分別是,一、僅有一戶自用住宅;二、家戶所得在家庭平均所得一定分位數下;三、採取定額補貼;四、設有排富條款,豪宅就不適用補貼。
據了解,最關鍵的「家庭平均所得在一定分位數下」,目前最有共識是在50分位以下,但不排除往60分位,甚至70分位放寬。此外,家庭平均所得會依戶籍所在地而有所區分。
官員指出,將沿用社宅申請資格標準,以主計總處每年公布的家庭平均所得為準。假若標準訂在50分位數,2021年台灣地區平均每戶所得的50分位數,台北市167萬元、新北市132萬元、桃園市132萬元、台中市123萬元、台南市102萬元、高雄市113萬元、金門縣與連江縣為99萬元、其餘縣市則為99萬元。
房貸補貼「免申請」,直接匯到戶頭
對於只有一戶豪宅的家庭,是否也可以適用補貼?官員表示,政策仍設有門檻,房屋價值超過一定門檻的,例如豪宅就不是這次補貼的對象。據悉,豪宅門檻將循央行標準,台北市7,000萬元以上,新北市6,000萬元以上,雙北以外地區4,000萬元以上。此外,貸款餘額剩太少也不適用這次的定額補貼。
官員表示, 此次補貼不用自行申請,內政部會透過金管會提供的名冊,直接撥款給各銀行,再逐月匯入符合資格民眾的戶頭 。
Yahoo轉載
台中老字號建商大城建設將標售七期蛋黃區逾千坪精華土地,依附近成交行情每坪300~350萬推估,底價可能在35~40億元間,預計4月26日公開標售,市場預期若成功標脫,將有機會挑戰中台灣新地王寶座。
大城營建機構董事長賴源釗表示,經歷疫情這3年,讓他的想法有所轉變,原本預計該塊土地將興建高檔飯店,但眼看目前七期已有多家飯店興建、籌備中,包括台中商銀企業總部、天成集團、長榮桂冠飯店、冠德新得標的市府捷運站案等,因此決定將精華土地釋出。
至於總底價,根據負責標售作業的第一太平戴維斯透露,總底價近40億元,據此推算,每坪單價達380萬元,將挑戰興富發建設2020年購入「惠國段88地號」時的地王單價350萬元,若成功標脫,將一躍成為台中新地王。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這塊台中市西屯區七期土地,坐落於40米文心路二段,基地緊臨台中市政府與府會園道,面積1,044.47坪,土地使用分區為第三種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建蔽率與容積率分別為50%與400%,基地已申請容積移轉約39.3%,預計4月26日開標。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主管丁玟甄表示,過去兩年七期大型土地交易總金額達362億,占台中大型土地交易的3成,其中以興富發、皇翔、遠雄等三家建商最積極,分別砸下122億、77億與68億元購地。至於商用不動產,過去2年成交金額達142億元,包括中國人壽以120億買下七期「豐邑市政核心」整棟大樓,成為去年全台最大宗商用不動產交易案。
調查顯示,台中七期已躍居為中台灣商業活動含金量最高商圈,聚集13棟商辦、2間百貨商場,及2家5星級酒店等。 第一太平戴維斯台中分公司協理賴冠維表示,此次辦理公開標售的土地,最難得的是基地已取得容積移轉許可,基準容積由原本的400%大幅提高到557%,能有效提升基地的開發潛力,並節省未來開發規畫的行政流程。
Yahoo轉載
「軌道經濟」已經是目前房市的一門顯學,房仲業者指出,鐵軌建設不僅跳脫地域限制,實現台灣一日生活圈,並能帶動區域發展,吸引人潮與產業入駐,成為房市熱門指標之一。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彙總了全台六大三鐵共構車站的交易行情,並依照地區進行排序。其中,台北車站以平均單價70.1萬元為六大車站中最高,板橋車站則以交易量578件獲得冠軍。
台北車站奪均價第一,板橋車站交易最夯
觀察2022年六大三鐵共構車站的價量表現,台北車站平均單價70.1萬元,為六大車站中最高,去年周邊住宅交易量有523筆。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台北車站作為首都的交通核心,匯聚了台鐵、高鐵、捷運淡水線、捷運板南線以及桃園機場捷運,龐大的交通量能讓台北車站每日維持著10萬以上的人流,為全台輸送量最大的車站。
多鐵共構的特性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商家及住客,台北車站不僅有微風、新光三越、京站等知名百貨,商辦、金融機構與補習班聚集的站前商圈也是台灣中心商業區,還有站前、誠品、中山、台北等各具特色的四條地下街,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皆能滿足,讓台北車站生活機能變得十分完善,而熱絡的商圈也能讓房子更保值,陳金萍補充,林森北路、南京西路以及中山北路一帶皆是熱門區域,並以大樓物件最為熱銷。
交易最為暢旺的板橋車站位於板橋區的精華地區,周邊不僅有新北市政府,也連通板橋大遠百、誠品以及秀泰影城等休閒娛樂場所,站內也設有環球購物中心、各式餐廳以及金石堂書店等,儼然形成一座小型百貨。
陳金萍表示,板橋車站做為「新板特區」的核心,附近不僅百貨林立,距離新北市政府也不過短短幾分鐘的路程,一旁的市民廣場活動頻繁,交通方面更是擁有高鐵、台鐵、捷運板南線以及環狀線,來往全台極為方便。除此之外,陳金萍補充,板橋車站周遭的海山學區、板橋高中都是知名學校,在學區加持下,非常適合家庭定居在此。目前板橋車站周遭平均單價落在53.8萬元,年交易量達578件,中山路一段、漢生東路都是熱門路段,房市十分熱絡。
桃園、新左營車站CP值高,掀起一波購屋潮
尚有軌道建設持續中的桃園車站,匯流了台鐵、捷運綠線以及捷運棕線,捷運綠線預計將於116年底完工,而118年起將會分階段通車。雖捷運工程尚未完工,但已吸引大量消費者入手,陳金萍表示,桃園車站去年交易量達517筆,幾乎與板橋、台北車站不相上下,待工程完工後,與雙北地區的來往會更加緊密,房價仍有增值空間。復興路、民族路以及中華路皆是熱門路段,整體平均單價則是落在26萬元,相對於北部地區其他車站,桃園車站價格更為親民,房價也保有一定增值空間,適合小資族入手。
此次統計平均單價最實惠的新左營車站不僅結合台鐵、高鐵以及高雄捷運形成三鐵共站,還透過快速道路連接中山高及南二高,交通十分發達,陳金萍表示,2006年12月啟用至今的新左營車站已經成為高雄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周圍也形成了新商圈,新光三越左營店、漢神巨蛋以及彩虹市集都是民眾休閒去處,人流與商業活動頻繁帶動地區逐漸繁榮,房價也跟著穩定上升。新左營車站去年周圍交易量有306筆,平均單價落在25.6萬元,交易物件多以住宅大樓為主,同時因腹地較大,透天厝物件也受青睞。
陳金萍分析,目前各都市的核心蛋黃區都在迅速發展,通過交通互相串聯,地區之間來往將更加緊密,因此「逐軌道而居」絕對是往後幾年的不變趨勢,而三鐵共構車站更是集合長、短程距離,讓移動不再侷限於特定區域,不論是想跨縣市亦或是鄰近地區移動皆可,加上車站內多設有餐廳、店家,也算是另類商場,不僅有交通運輸功能,一般日常也能到此進行休閒娛樂活動,非常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模式,無論是繁華熱鬧的北部車站亦或是深具潛力的中南部車站,民眾皆可依照自身需求去選擇適合的物件。
Yahoo轉載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通過,除了衝擊預售屋市場,也同步影響豪宅交易,房仲觀察實價登錄後指出,去年12月至少有8間法人公司出手買下北市豪宅,顯示不少高資產族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布局,不少是以無貸款購置。
根據台北市地政雲實價登錄資料,截至目前揭露資料,去年12月至少有8間法人公司出手購置豪宅,其中有6筆為無貸款交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法人購屋將採申請許可制,降低法人置產上的彈性,讓原本就有計畫以公司名義置產的高資產族,積極在法案上路前布局,其中不乏以無貸款的方式購置,更凸顯這些買方現金流豐沛,且頗有置產需求。
進一步觀察去年12月法人購置豪宅的情況,世偉開發和明曜百貨分別以新台幣4億元現金購入冠德信義13和14樓。位於台北市大直的西華富邦37樓比鄰的兩戶,則由大豫實業和大咸實業各以無貸款買下,雖然兩間公司負責人不同,但交易日期相同,每坪單價也都是221.8萬。
鴻益投資則以現金1億入手台北市中正區豪宅皇翔紫鼎,新億投資以無貸款買進大直冠德萊特莊園,壽元開發則是在去年12月初就以2.24億布局華固名鑄18樓,每坪單價也達206.6萬。
張旭嵐說明,雖然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法人置產的節稅功能大幅降低,但公司購入豪宅大多作為為招待所使用,被視為商業往來的資源,且包含買賣時所要支付的仲介費、裝潢費、精品家具和入住後的水電瓦斯、社區管理費等相關費用,皆可認列為公司支出,因此還是有不少法人會採取公司名義置產。
內政部長林右昌日前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已經完成,剩下子法修訂,預計4月可以完成。
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影響,目前房市交易量急縮,太平洋房屋於今 (14) 日起展開全台巡迴開課,由董事長盧阿水提出的「快量價經營心法」,帶領全台 900 多位營業經紀人進入 2023 房市戰鬥位置,透過課程提升競爭力面對目前房市寒流,同時為下半年不動產市場轉機做好準備。
太平洋房屋指出「快量價經營心法」課程由董事長盧阿水親自講述經營祕訣,於四號公園文創進行北區首場課程,並且將於桃竹苗區、中區、以及南區全台巡迴開課,同時聘任業界知名講師傳授如何利用系統掌握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並且如何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掌握開發銷售、以及議價成交的技巧。
董事長盧阿水表示,展望 2023 年不動展市場趨勢為價微跌量縮、先蹲後跳,上半年買方觀望氛圍濃厚,買賣雙方價格拉鋸時間較長,整體交易將會放緩,預估將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以剛性自用需求為主轉向中古屋及商用不動產,並回流蛋黃區。
此外,房市雖受到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及升息影響之外,持續受到國際政經情勢變化的影響,但隨著歐美經濟軟著陸及大陸疫情解封不確定因素排除,房市下半年交易量將回歸正常,預估 2023 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預估約 29.5-30.5 萬棟,建議買方可趁上半年有議價空間挑選合適的物件。
Yahoo轉載
台中市七期指標建商去年度成屋及預售交易量13日出爐!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統計,2022年台中市總價超過4,000萬元的豪宅大樓,包括成屋及預售交易量,共有458戶。其中,被視為七期指標建商代表的聯聚、寶輝、龍寶、寶璽、由鉅、雙橡園及大陸建設等品牌,就有269戶交易,占58.7%。
另進一步觀察最競爭的預售市場,則有225戶豪宅大樓交易案,上述七家建商占150戶,占比達66.6%。其中,銷售前三名,包括雙橡園、由鉅及大陸,共成交135戶,占九成,凸顯其品牌魅力。
2022年整體房地產壟罩在抑制房價政策的不確定性,已不復見當日完銷的榮景,整體房市受到不小衝擊。尤其,高總價、高單價的產品,自央行2021年12月再度緊縮豪宅貸款限制、總價4,000萬以上,限貸4成,讓原本就極為少數的交易量,更是備受考驗。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全台擁有最強消費力道的中台灣,由於具備厚實基礎的產業聚落,創造許多獨占關鍵技術的隱形冠軍,在如此豐沛的經濟產值下,進而帶動民間消費能力,造就新光三越台中店,成為全台百貨業績龍頭,好事多南屯店更是全球業績第一名,因此,高資產客層對於資金布局與規劃,從台中市的豪宅市場,就能略窺一、二。
即便是豪宅品牌,也都受到相當的挑戰,各品牌無不端出最好的牛肉,企圖展現更好的產品競爭力,不論是在地段、規劃設計、結構型態與售後服務,都必須更加突出。 從前三名分析得知,年度成交量居冠的「雙橡園開發」,在鋼料成本飛漲的情況下,連續三案使用鋼骨大樓,且在精華地段取得2,000坪以上的大基地。如「雙橡園2279」、「雙橡園2925」規劃逾千坪私有花園,更在每天百分百會使用的車道,規劃「單進單出」車道,不會車,及飯店後場的「獨立服務動線」設計。
甚至融入THE RESID ENCES打造「雙橡園式酒店御邸」,引進頂粵吉品餐飲團隊進駐、自建物業、提供一日六餐、頂級桌宴、禮賓接駁及專屬活動策畫等款待服務。
再如,由鉅建設,透過品牌會所的設立,讓消費者感受沉浸式的空間體驗,進而傳遞品牌魅力,更因為擁有七期核心地段難得的1,400餘坪的大基地,順利開啟「由鉅惟上」的銷售表現,擠進2022年度銷售排行前三名。
聯聚建設的新成屋「聯聚瑞和」,是少數在市場上,每戶總價皆破億元的建案,在2022年更創下18戶的交易量,足見其品牌力與地段優勢。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經理黃盟翔表示,隨著近日「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三讀通過,相對購屋族群態度轉趨保守、觀望,一定是剛性自住的需求帶動,而2023年各品牌建商,一定要拿出實質的牛肉,來寵愛自己的住戶,才能在夠在此勝出。
住展雜誌則指出,購屋族成交猶豫期拉長,但也因此累積不少遞延性買盤,329檔期新案進場後,可望活絡市場,而具有品牌力加持的個案,具珍稀性,受影響較小,產品規劃得宜的話,更可有不俗的去化表現。
Yahoo轉載
新竹為全台科技重鎮,在全台房市低迷中,新竹靠著竹科買盤支撐下開價以來到8字頭。近日據調查,新竹市關埔重劃區預售案「富宇天雋」頂樓戶以總價4280萬元(含車位)單價79.4萬元售出;而位於同區域豐邑建設的「豐邑一綻」平均開價則高達83萬元/坪。
建商釋出保留戶 漲幅高達33%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新竹市關埔重劃區預售案「富宇天雋」頂樓戶,去年12月以總價4280萬元成交,單價79.4萬元;8樓戶也已每坪77.7萬元順利成交。
據《住展雜誌》指出,「富宇天雋」基地逾千坪,位光埔重劃區,旁鄰迪卡儂、面好市多,規劃2大棟,總戶數257戶,為31-50坪2-4房格局,單層5-6併,開價75-80萬/坪,採不二價銷售,強調地段佳,也因為該案醞釀已久,累積許多客源,在新竹市關埔重劃區裡人氣相當高。
據《住展雜誌》透露,關長重劃區「豐邑一綻」,近期重新釋出保留戶,主力房行為3房坪數約33-39坪,而開價調整至80-86萬元/坪,漲價幅度不小。
Yahoo轉載
經濟下行風險及地緣政治陰影,衝擊豪宅市場買氣,根據永慶房產集團以央行定義的北市7,000萬、新北6,000萬、其他地區4,000萬以上豪宅門檻的交易量調查,去年七都豪宅交易僅1,463件、衰退31%,其中又以台北市年減45%、新竹年減39%最為劇烈,部分都會區豪宅房價也開始出現下修跡象。
永慶調查顯示,過去幾年來隨房市景氣持續上升,七都豪宅交易量也從2019年的1,553件,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125件;不過去年回落至1,463件,豪宅交易量創近四年新低。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2022年各國啟動升息,全球資金潮退潮、經濟不確定性攀升,加上地緣政治陰影,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讓豪宅市場快速冷卻。
預期今年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未來私法人購置住宅將採許可制,將進一步衝擊豪宅市場,豪宅可能有更大降價空間,未來恐呈個案表現。
調查顯示,2019至2021年間,七都豪宅交易量增加約36%,其中新竹更爆增168%;不過過去一年來,七都地區除桃園微幅減少7.2%外,其餘縣市的豪宅交易量皆有逾2成衰退,2022年北高兩地甚至比2019年的表現還要萎靡。
陳金萍表示,過去年四來,豪宅平均總價以台南上漲12.9%最高,桃園、新竹、台中的豪僅有不到10%漲幅;2022年雙北、高雄的豪宅平均總價甚至比2019年還低。比起相同期間台灣整體房價的高漲,反映出豪宅市場對於資金、經濟展望、政策的高敏感度,2022年已出現房價小幅下跌,今年挑戰依然不小。
Yahoo轉載
內政部公布外國人來台購置不動產數據,去 (2022) 年全台取得建物所有權共 1191 棟,年減 8.2%,創下 5 年來新低,但跟房地合一 1.0 上路當年相比,還大幅增加 20.9%,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更增加 74.4%。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依內政部過往統計,在台購置不動產之外國人居多為台商以境外公司持有,外國人取得我國不動產量體通常隨著我國市場景氣高低而增減,去年市場趨冷,但通膨壓力下,長期來看不動產價格還有空間,因此不動產所有權取得數量仍然優於 2016 年市場低點。
儘管去年外國人取得不動產數量創 5 年新低,但未出現大幅緊縮的情況,與 2016 年市場低點相比,六都除了台北市明顯減少外,其他五都表現各有千秋,並以桃園以南表現為佳,其中,桃園市建物棟數 6 年增加 98.7%、面積增加 10 倍,除了桃園市話題多、案量多,2016 年的比較基期低也是大幅量增的因素,此外,桃園市外國人土地取得筆數比 2016 年房市低點高出 1 倍,土地取得面積大幅增加 51%。
住商不動產桃竹苗區執行經理陸毅棋指出,桃園市坐擁建設議題,具有國際機場、機場捷運等交通利多,航空城吸引投資人及開發商目光,物流業近幾年陸續進駐,故進場布局者,許多為台商之海外公司,以投資或設廠名義登記,隨著疫情管制逐漸鬆綁,相關商機可期,且桃園市價格低於雙北,因此有大面積建物或土地的需求,桃園是相對理想的選擇。
郎美囡表示,近幾年稅制等政策打房,以及疫情導致交易流程難以流暢,外國人取得不動產數量未能創新高,且從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觀察出政府打炒房重點在住宅市場,商用不動產相對具有優勢,而近年租金水平逐年上揚,且台灣經濟發展穩健,若無巨型黑天鵝竄入,成交量尚不至落入谷底。
Yahoo轉載
全台房價持續走高,相對購屋的坪數持續縮水,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 (2022) 年第三季全台平均交易坪數為 31.5 坪,相較於 2012 年同期的 42.13 坪,10 年時間減少 25.2%。10 年時間就減少 10.63 坪,約為減少一間大套房的坪數。
對此,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認為,房價飆漲、少子化及居住觀念的轉念都有可能是導致買賣面積縮水的原因,而且在目前房價水平仍高的背景下,未來民眾的居住空間恐怕會愈來愈窘迫。
觀察全台六都平均交易坪數變化發現,高雄和台北的交易坪數縮水現象最為顯著,兩區域平均買賣面積的減少幅度甚至超過 35%,葉沛堯指出,台北房價高居全台的天花板,即使是小坪數套房產品也要差不多 500-1000 萬上下才能買到,而且不婚、晚婚、獨居等現象在台北相對來說更為普遍,因此近年來台北的小宅產品、套房產品愈發熱銷。
至於高雄,高雄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區域房價也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快速走揚,再加上大量新興重劃區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導致愈來愈多的高雄民眾離開透天,搬進大樓,平均買賣面積自然愈來愈小。
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二季全台不分建物類別的平均購屋總價高達 1202 萬元,房仲業者指出,如以 20% 自備款、2% 房貸利率的 30 年期本息均攤型房貸試算,購屋民眾每個月要承擔的房貸支出約為 3.6 萬元,對於一般受薪階級來說確實很相當有壓力。
Yahoo轉載
房市買氣觀望、房價基期已高,北台灣2022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房價上衝阻力加大,單季漲幅收斂、較前一季減2.9個百分點,年漲幅則平均約15.2%,房價飆速「從高鐵轉乘台鐵!」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2日表示,在多重利空因素衝擊下,房市買盤持續觀望,北台灣地區2022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房價漲幅收斂,尤其新竹單季漲幅砍半、小漲3.6%,房價上漲速度像「從高鐵轉乘台鐵」。
住展雜誌最新調查指出,台北市去年第四季房價續漲至每坪平均106.6萬,單季上漲約1萬元,季漲幅約0.95%,房價則是連六季改寫歷史新高;累計一年每坪漲11.5萬,年漲幅12.1%。成采錡表示,北市房價季漲幅縮小,但接下來市中心還有多筆高單價指標案進場銷售,預期台北市房價仍具備上漲動能。
新北市每坪來到48.2萬,季漲 1.3萬、季漲幅2.8%,連五季創新高;累計2022年每坪平均上漲4.5萬,年漲幅10.3%。目前蛋白區扮演領漲角色,五股、汐止都在去年底站上每坪4字頭。
至於桃園每坪來到31.5萬,單季上漲1.9%,累計一年漲幅14.5%,僅次於新竹。基隆去年第四季平均房價約24.6萬,累計年漲幅約8.4%,無論季增率還是年增率在北台灣都敬陪末座。
Yahoo轉載
台灣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海灣城市的發展,近年隨著西部都會區日益飽和不斷向外擴張,政府也積極投入臨海區域的建設與開發,在產業、交通、商業與居住等各方面條件都獲得大幅改善下,北中南三大港區正不約而同形成新的海灣城市,並且成為購屋族熱門的置產焦點。
房地產業者指出,綜觀世界擁有臨海條件的城市,大多都已發展成為各國面向國際的重要商貿、經濟與觀光重鎮,例如舊金山、新加坡、雪梨等國際大型海灣城市,都是既悠閒又具備完整機能性的宜居環境,位處海岸第一排的景觀豪宅,更是全球富豪們爭相置產的首選標的。
相較之下,台灣的海灣城市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政府先規劃後開發,並持續加大力度建設與積極招商引資下,近幾年已快速具備國際級海灣城市的基本樣貌。從南到北,包括高雄新灣區、台中港特定區,以及結合淡海新市鎮與八里台北港特定區的新北海灣特區,無一不是各地房市的聚焦點。
其中,新北海灣特區不僅腹地最大,同時也是被納入雙北首都圈整體發展考量的國家級海灣城市。規劃上以淡水河右岸的淡海新市鎮為開發主體,搭配位處淡水河左岸、北台灣最重要的海運樞紐台北港特定區,做為以產業帶動發展的成長引擎,兩地之間未來將以即將完工的淡江大橋串聯,發展潛力備受看好。
業者指出,淡海新市鎮是雙北市唯一以濱海宜居環境著稱的微型城市,隨著公共建設與交通路網逐步到位,開始吸引大量人口移居,近年甚至躍居新北市人口成長之冠,未來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二期等重大交通建設,預計都將在2024至2026年陸續完工,區域房市勢必再有一番漲幅。
不過,由於淡海新市鎮的開發面積實在太大,即便區域已進駐大量人口,未來還有重大建設與軌道經濟話題支撐,房價卻沒有出現如同其他區域的飆漲現象,而是一層一層堅實築底,緩步實現房價因區域發展帶來的增值,因此相當受到以自住需求為主,以及部分看好當地長期發展潛力的置產客青睞。
業者指出,新北海灣特區發展逐漸成形,加上目前仍處於3字頭的親民房價,讓該區房市擁有無窮的未來性,近2年正吸引愈來愈多的知名建商投入開發,甚至有大型開發集團在當地進行大規模的系列造鎮,最知名的當屬由湯泉國際開發推出的「台北灣」,至今已累積近4800戶的成交案例。
最新推出的「湯泉台北灣7」,同樣採大街廓造鎮方式規劃,光是基地面積就有近萬坪。社區內採低建蔽率規劃,共有7棟建物、1467戶住家,並規劃有主題式休閒設施,住家坪數21~55坪,格局2~4房,近期推出「首付56萬起、裝潢家電一次到位」的優惠方案,吸引不少首購族目光。
至於淡海新市鎮房市近期最受矚目的交易熱區,同時也是建商推案的一級戰區,則非淡水行政中心周邊的新市鎮核心商圈莫屬。指標建案如「合謙飛時代」、「鉅陞One」,都是由知名建商在當地推出的代表作,其中,最新開案的「鉅陞One」,據傳開價已來到均價每坪38萬元,成了未來淡海新市鎮房價能否突破4字頭的觀察指標。
Yahoo轉載

(夜)0911-215243







